衛國,中國周朝諸侯國,姬姓,周武王弟康叔後裔。曾 先後建都於朝歌、楚丘、帝丘、野王,轄地大致為今天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。
周公平定富商故土的兵變後,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。在金文中很常見的康侯,指的就是舒風和他的孩子。
衛國在建立之後,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,「啟以商政,疆以周索」,充分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,治理的非常成功。衛國變為了拱衛周朝的重要支柱,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。就這樣,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姬庸伯(大庸)統治。在周厲王之前,微國的歷史很少被描述。並且在平王東遷之時,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。足見衛武公曾經是一個強大的王子。
在進入東周時期後衛國由於內亂頻繁而衰弱,於前661年被狄人所破,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,衛也失國,僅剩下五千遺民在宋國、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(河南滑縣東)。在齊桓公的援助下,於公元前659年遷衛於楚丘(今河南滑縣八里營鄉殿上村衛國都城遺址),重新建國,方才得以續存,從此淪為小國。在衛文公時期,國力才有所恢復。衛成公元年(公元前629年),衛國為避狄人侵擾,又遷都帝丘(今河南濮陽),經過百年休養生息,經濟始現繁榮。
在春秋時代晚期,衛國孫氏、寧氏專權,君臣關係不和。在孫氏投晉、寧氏被滅之後,衛國又出現了衛庄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,將衛國的國力又進一步削弱。進入戰國時期,衛國已衰敗,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苟延殘喘。 公元前254年,衛國被魏國兼并,成為其附庸。司馬遷《史記·衛康叔世家》:「懷君三十一年,朝魏,魏囚殺懷君。魏更立嗣君弟,是為元君。元君為魏婿,故魏立之。衛元君只是一個封君,是諸侯國國內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,他不再是諸侯,因此其領地也不能稱之為國。
公園前343年,魏國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。公元前252年,魏殺懷君改立女婿衛元君為衛君。公元前前241年,秦攻魏,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,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衛君,並將遷其到野王縣(今河南沁陽一帶),衛又成了秦的附庸。公元前209年秦朝時,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,衛國徹底滅亡。魏國是「周諸侯國年」中最後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。
那麼,為什麼沒有保衛國家秦始皇滅掉呢?原因有四:
第 一、衛國其實很早就被魏國滅掉,名存實亡。衛國太弱小了,弱秦已經忘記了它。
第二,魏國長期依附於秦朝,相當於秦國的附屬國,兩國關係一向良好。
第三、衛多君子,其國無患。孔子週遊世界14年,其中衛國10年,這是因為與他相似的「君子」很多。
第四、最重要始皇依賴的重臣商鞅、和呂不韋都是衛國人。
衛國:一個連秦始皇都沒有滅掉的小國家
衛國,中國周朝諸侯國,姬姓,周武王弟康叔後裔。曾 先後建都於朝歌、楚丘、帝丘、野王,轄地大致為今天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。
周公平定富商故土的兵變後,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。在金文中很常見的康侯,指的就是舒風和他的孩子。
衛國在建立之後,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,「啟以商政,疆以周索」,充分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,治理的非常成功。衛國變為了拱衛周朝的重要支柱,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。就這樣,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姬庸伯(大庸)統治。在周厲王之前,微國的歷史很少被描述。並且在平王東遷之時,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。足見衛武公曾經是一個強大的王子。
在進入東周時期後衛國由於內亂頻繁而衰弱,於前661年被狄人所破,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,衛也失國,僅剩下五千遺民在宋國、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(河南滑縣東)。在齊桓公的援助下,於公元前659年遷衛於楚丘(今河南滑縣八里營鄉殿上村衛國都城遺址),重新建國,方才得以續存,從此淪為小國。在衛文公時期,國力才有所恢復。衛成公元年(公元前629年),衛國為避狄人侵擾,又遷都帝丘(今河南濮陽),經過百年休養生息,經濟始現繁榮。
在春秋時代晚期,衛國孫氏、寧氏專權,君臣關係不和。在孫氏投晉、寧氏被滅之後,衛國又出現了衛庄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,將衛國的國力又進一步削弱。進入戰國時期,衛國已衰敗,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苟延殘喘。 公元前254年,衛國被魏國兼并,成為其附庸。司馬遷《史記·衛康叔世家》:「懷君三十一年,朝魏,魏囚殺懷君。魏更立嗣君弟,是為元君。元君為魏婿,故魏立之。衛元君只是一個封君,是諸侯國國內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,他不再是諸侯,因此其領地也不能稱之為國。
公園前343年,魏國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。公元前252年,魏殺懷君改立女婿衛元君為衛君。公元前前241年,秦攻魏,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,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衛君,並將遷其到野王縣(今河南沁陽一帶),衛又成了秦的附庸。公元前209年秦朝時,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,衛國徹底滅亡。魏國是「周諸侯國年」中最後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。
那麼,為什麼沒有保衛國家秦始皇滅掉呢?原因有四:
第 一、衛國其實很早就被魏國滅掉,名存實亡。衛國太弱小了,弱秦已經忘記了它。
第二,魏國長期依附於秦朝,相當於秦國的附屬國,兩國關係一向良好。
第三、衛多君子,其國無患。孔子週遊世界14年,其中衛國10年,這是因為與他相似的「君子」很多。
第四、最重要始皇依賴的重臣商鞅、和呂不韋都是衛國人。